狗娃花(Aster hispidus Thunb.)是菊科、紫菀属植物,一或二年生草本,有垂直的纺锤状根。茎高30-50有时达150厘米;全部叶质薄,两面被疏毛或无毛,边缘有疏毛,中脉及侧脉显明。头状花序径3-5厘米,单生于枝端而排列成伞房状;舌状花约30余个,管部长2毫米;管状花花冠长5-7毫米,管部长1.5-2毫米。瘦果倒卵形;花期7-9月,果期8-9月。狗娃花生长于海拔2400米的荒地、路旁、林缘及草地。分布于中国北部、西北部及东北部各省等地。
狗娃花根入药,能解毒消肿,治疮肿、蛇咬 [2]。花大而艳丽,可栽培,供观赏。
一或二年生草本,有垂直的纺锤状根。茎高30-50有时达150厘米,单生,有时数个丛生,被上曲或开展的粗毛,下部常脱毛,有分枝。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,倒卵形,长4-13厘米,宽0.5-1.5厘米,渐狭成长柄,顶端钝或圆形,全缘或有疏齿;中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,长3-7厘米,宽0.3-1.5厘米,常全缘,上部叶小,条形;全部叶质薄,两面被疏毛或无毛,边缘有疏毛,中脉及侧脉显明。
头状花序径3-5厘米,单生于枝端而排列成伞房状。总苞半球形,长7-10毫米,径10-20毫米;总苞片2层,近等长,条状披针形,宽1毫米,草质,或内层菱状披针形而下部及边缘膜质,背面及边缘有多少上曲的粗毛,常有腺点。舌状花约30余个,管部长2毫米;舌片浅红色或白色,条状矩圆形,长12-20毫米,宽2.5-4毫米;管状花花冠长5-7毫米,管部长1.5-2毫米,裂片长1或1.5毫米。
瘦果倒卵形,扁,长2.5-3毫米,宽1.5毫米,有细边肋,被密毛。冠毛在舌状花极短,白色,膜片状,或部分带红色,长,糙毛状;在管状花糙毛状,初白色,后带红色,与花冠近等长。花期7-9月,果期8-9月。
狗娃花喜阴,耐寒耐旱,稍耐水湿,耐土壤贫瘠 [2]。生长于海拔2400米的荒地、路旁、林缘及草地。
分布于中国北部、西北部及东北部各省,也见于四川东北部(城口、巫山、万县)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北部、浙江及台湾。也分布于蒙古、俄罗斯(西伯利亚、远东地区)、朝鲜及日本。
一般春、夏、秋均可播种,在气温21-24℃时,播后7-10天左右出苗。覆土宜薄,不盖土亦能生长。在15℃以上条件下,约20余天即可开花。一般发芽后,由于幼苗极其细弱,因此需保持较高的温度,便能形成较为粗壮、肉质的枝叶。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,每盆种植2-5株,成活率高,生长迅速。自然花期5-11月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